我國的菱鎂制品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,可劃分為3個階段:自發性生產和應用階段(1951—1961年)、粗放型生產和應用階段(1962—1982年)、科學化生產和應用階段(1983年—現在)。
我國的菱鎂制品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,可劃分為3個階段:自發性生產和應用階段(1951—1961年)、粗放型生產和應用階段(1962—1982年)、科學化生產和應用階段(1983年—現在)。在自發性生產和應用階段,由于技術水平落后,企業基本是試生產、試應用。在粗放型生產和應用階段,各地的菱鎂生產企業一哄而上,由于行業管理缺失,基礎理論研究基本上空白,再加上粗放經營,導致劣質產品充斥市場,甚至在一些工程應用中出現事故,市場迅速萎縮。到目前為止,這個階段對菱鎂產品質量、信譽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仍未完全消除。進入80年代后,國家加大了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的力度,機械化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,特別是國家“七五”及“八五”科技攻關研究成果為菱鎂產品的科學生產提供了理論支撐,使菱鎂行業逐漸步入科學化生產和應用的軌道。
目前,菱鎂產品已經由最初的包裝箱、農用大棚架等少數初級產品,發展到現在的100多個品種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建材、農業、軍工、包裝、園林、市政、機械、交通、礦業等國民經濟建設領域。